• 期刊首页
  • 北大概况
  • 期刊简介
  • 期刊导读
  • 通知公告
  • 北大新闻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 研究所概况
  • 期刊导读
  • 邮箱投稿
  • 邮政投稿
  • 在线投稿

通知文件Notice

  • 关于电子成绩单等材料申...
  • 关于2020年立项北京大学...
  • 2020年11月21、22日全国...
  • 2020-2021学年第1学期本...
  • 2020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
  • 关于2020—2021学年春季...
  • 北京市2020年下半年中小...
  • 2020年9月全国大学英语四...

活动交流Activities

  • 北大获批教育部和国家卫...
  • 第五届中英友谊与理解论...
  • 孙玉春教授团队在第一届...
  • 深研院学生辩论队斩获第...
  • 2020学习科学与未来教育...
  •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青年教...
  • 政研室集体学习教育部关...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20年 > 04 > 信息摘要

政策价值理念与政策工具错配了吗?——基于1978-2018年中国残障人士就业政策文本的实证分析

【出 处】:

【作 者】:晏子 章晓懿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为促进残障人士就业作出了诸多努力,通过多元福利供给构筑了一套多层次、宽渠道的残障人士就业政策体系,然而,残障人士就业层次低、就业稳定性差的总体形势并没有改变。从政策"价值理念-工具"匹配的视角出发,基于"政策演进阶段-残障概念模型-政策工具理论"三维分析框架,首次通过Python对1978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出台的917份残障人士就业政策文本进行了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图谱化系统分析不同政策阶段,促进残障人士就业的三大类18种政策工具的类型与特征,深入剖析政策工具承载的价值理念和福利思想。研究发现,当前中国残障人士就业政策侧重使用供给侧和环境侧工具,"价值理念-工具"错配制约了福利责任主体服务供给的有效性。结合质性访谈,探讨了与残障理论概念相吻合的政策工具及未来政府政策工具创新的路径。

相关热词搜索:残障人士就业 政策工具 残障概念模型 多元福利供给 Python文本挖掘

上一篇:健康中国背景下中国老年人跌倒的不平等——基于CHARLS三期数据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中国生育率持续低迷的风险、适应与政策选择

  • 网站首页
  • 杂志简介
  • 杂志导读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北京大学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案:0505199 号
地址: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内 邮政编码:100871